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必须公证吗?
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该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婚姻法关于共同财产制的规定。这意味着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只要满足书面形式的要求,双方自愿签署且内容合法,即使未经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
公证能确保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一方事后反悔或者对协议内容产生争议,同时在执行阶段,经过公证的协议在法院审理时更容易被采纳为证据,提高执行效率。尽管不是强制要求,但从保障自身权益的角度出发,建议进行公证。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
2. 《公证法》第二条(公证能够证明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
何种情况下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无效?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就其共同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等事项达成的协议。并非所有的婚内财产分割协议都具有法律效力,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1. 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若一方在签订协议时,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误解真实情况下签约,或者利用对方处于危难境地、缺乏判断力等情况而迫使对方签订协议,该协议可被认定为无效。
2. 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如果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的内容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且未得到第三方的同意,那么这部分内容可能无效。
3. 违反公序良俗或法律规定:若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的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善良风俗或强制性法律规定(如禁止非法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等),则协议无效。
4. 协议内容显失公平:若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明显偏向一方,导致另一方权益严重受损,超出了合理范围,可能被认定为显失公平,从而无效。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4.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6. 对于“显失公平”的规定,虽然《民法典》中没有明确规定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显失公平即为无效,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依据《民法典》总则编第六条关于公平原则的规定以及合同编第五百条有关情势变更或显失公平时可以请求法院调整的规定,对明显不公平的婚内财产分割协议进行审查和处理。
签订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时应包含哪些必要条款?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了明确各自财产权益、防止未来可能产生的财产纠纷而签订的协议。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此类协议应包含以下必要条款:
1. 当事人信息:明确列出夫妻双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以确认协议主体的身份。
2. 财产清单与归属:详细列举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房产、车辆、存款、股票、债权债务等,并明确约定每项财产或权益的归属方。
3. 分割原则与方式:说明财产分割遵循的原则(如公平合理、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等),以及具体如何进行分割。
4. 执行期限和方式:对财产分割的时间、步骤、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如有需要,还可约定违约责任。
5. 争议解决机制:明确约定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如通过友好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6. 协议生效条件和时间:明确协议自何时何地签订后开始生效,是否有附加生效条件等。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九条:“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在签订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时,应确保内容详尽、合法合规,充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建议由专业律师协助起草和审核,以避免因条款不明或遗漏导致的法律风险。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虽无须强制公证,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防止日后可能产生的纠纷,通过公证机关对其予以公证是极为明智的选择,有助于提升协议的实际约束力和执行效果。在拟定此类协议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并考虑进行公证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拥有超过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快速解决问题的专业支持。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省心省力。选择大律师网,相信我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