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婚内协议能否约定全部财产分配?

大律师网 2024-03-20    100人已阅读
导读: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内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约定全部财产的分配。这种协议通常被称为“婚内财产协议”或“夫妻财产契约”,可以对婚前、婚后所得财产以及债务承担等事项做出明确约定。

婚内协议能否约定全部财产分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完全可以在婚内协议中约定全部财产的分配,包括但不限于动产、不动产、股权、债权、知识产权收益等各类财产。但是,此类协议必须建立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之上,且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夫妻双方都有各自独立的财产权利,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

2. 同法第一千零六十六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投资等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约定婚前个人财产是否可行?

婚前个人财产的约定是完全可行且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前或者婚后对各自所有的财产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进行约定。这种约定可以明确哪些财产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即使在结婚后,这部分财产仍归属于原所有人,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建立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可以有效避免婚后因财产问题产生的纠纷,保障了个人财产权益。但是,该约定必须遵循公平、自愿原则,并且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可能影响其法律效力。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2. 同样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也明确规定了,一方的婚前财产,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属于该方个人财产。

夫妻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合法有效的约定方式来确保婚前个人财产的独立性与合法性。

哪些婚内所得财产可以写入协议中?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法律规定为个人特有财产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内所得财产的归属,这种约定可以针对全部或者部分夫妻共同财产。

1. 可以写入协议中的婚内所得财产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 工资、奖金、劳动分红、知识产权收益等各类收入;

- 生产、经营、投资等所获取的收益;

- 知识产权的权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财产权益;

-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除外;

-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2. 夫妻双方对于婚内所得财产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例如不能通过协议逃避债务,也不能通过协议剥夺未成年子女应得的抚养费等合法权益。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五条: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夫妻双方完全可以在尊重彼此权益、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通过签订婚内协议的方式来约定全部财产的分配。为保证协议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建议在制定和签署此类协议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确保协议内容合法有效,避免未来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