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什么情况下刑事和解协议无效或可撤销?

大律师网 2024-03-22    100人已阅读
导读:刑事和解协议,作为一种特殊的司法解决机制,旨在恢复社会关系、补偿被害人的损失并减轻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在特定情况下,该协议可能被视为无效或可撤销。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且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协议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非自愿情形以及协议执行过程中发生无法履行的情况。

什么情况下刑事和解协议无效或可撤销?

1. 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无效。在刑事和解中,如果被害人或被告人属于此类情况而未得到合法代理人的有效参与和认可,则该协议无效。

2. 协议内容违法: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刑事和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如涉及公共利益、国家利益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等。若协议内容与上述规定相悖,则协议无效。

3. 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非自愿情形:同样基于《民法典》的原则,任何一方在订立合同(包括刑事和解协议)时,如果受到欺诈、胁迫或者因重大误解而作出意思表示,都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4. 无法履行:当刑事和解协议中的赔偿、道歉等义务在后续阶段因客观原因无法履行时,根据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经申请,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解除或撤销该协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145、147、148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9条及相关司法解释

刑事和解协议的达成是否影响量刑结果?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和解协议的达成确实可能对量刑结果产生影响。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恢复性司法理念,对于一些轻微刑事案件,如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伤害、侵犯财产权等案件,若双方当事人在侦查阶段或审查起诉阶段能够达成和解,加害人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的谅解,法院通常会在量刑时对此予以考虑,可能会对加害人从轻处罚或者适用缓刑。

具体而言,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后,法院将综合考量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同时结合加害人真诚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等因素,在法定刑范围内酌情从宽处理。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二十三条规定:“被告人案发后对被害人进行积极赔偿,并认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刑事和解协议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量刑结果,但并非绝对,法院仍会综合全案情况作出公正判决。

是否所有刑事案件都适用刑事和解制度?

刑事和解制度,又称刑事调解或恢复性司法程序,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通过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沟通、协商,达成赔偿、道歉等协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实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公正与效率相统一的刑罚目的。并非所有刑事案件都适用刑事和解制度。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和解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案件:一是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轻微刑事案件;二是除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三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或者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等重大犯罪案件,以及故意杀人、强奸、绑架、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重罪案件,一般不适用刑事和解。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程序及效力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哪些案件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哪些案件不得适用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受到严格的法律约束和审查,确保其实质公正和程序正当。对于可能出现的无效或可撤销情形,律师应引导当事人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推动刑事和解制度健康发展,实现惩罚犯罪与修复社会关系的双重目标。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汇聚了全国各地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快速解决问题的权威指导。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轻松应对各种法律难题。选择大律师网,让我们与您同行!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