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保修期内维修费用由哪方承担?

大律师网 2024-03-23    100人已阅读
导读:保修期内维修费用的承担方主要取决于合同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产品在保修期内因非人为因素出现故障或质量问题,应由销售者或者生产者负责免费维修,承担相应的维修费用。

保修期内维修费用由哪方承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在保修期内的商品,如发生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进行免费维修。

同时,《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也明确规定,在产品保修期内,由于制造、设计等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在保修期内,除非有特别约定(例如,保修范围不包括某些特定部件或因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否则商品的维修费用应由销售者或生产者承担。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

合同双方在建筑合同中的权责如何划分?

建筑合同是规范发包人与承包人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其权责划分主要涉及设计、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款支付、工期、违约责任等方面。

1. 发包人的主要权利和责任:

- 权利:有权监督承包人按约定的质量标准和工期完成工程建设,有权对工程设计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及在符合合同约定的情况下,有权要求承包人承担因工程质量等问题引发的损失赔偿责任。

- 责任: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工程价款,向承包人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如场地、图纸等),并负责办理相关建设审批手续。若发包人未履行上述义务导致承包人损失的,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2. 承包人的主要权利和责任:

- 权利:有权要求发包人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有权获得为完成工程所需的必要支持和配合,以及在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程延误或增加费用时,有权请求补偿。

- 责任:承包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并在工程竣工后提交验收申请。承包人还需对其职工及分包单位的行为负责,对因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或工期延误承担责任。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六章“建设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建筑合同中的基本权利义务:

第二百六十九条:“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第二百七十条:“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工程范围、建设工期、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技术资料交付时间、材料和设备供应责任、拨款和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双方相互协作等条款。”

此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也对建筑合同双方的权责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解释。

建筑合同签订流程是否合规?

建筑合同的签订流程是否合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合同主体资格、合同内容、签订程序以及合同形式等方面。

1. 合同主体资格:根据《建筑法》和《合同法》的规定,建筑工程合同的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民事行为能力。即发包人应为依法设立并取得相应建设工程项目发包资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包人则应当具备相应的建筑企业资质证书。

2. 合同内容:建筑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如《建筑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工程范围、建设工期、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技术资料交付时间、材料和设备供应责任、拨款和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双方相互协作等条款。

3. 签订程序:一般情况下,建筑合同的签订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并且应当遵守公平公正、自愿协商的原则,不得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情形。此外,《招标投标法》还规定了对于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必须通过招标方式进行。

4. 合同形式:根据《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但在实际操作中,鉴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建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以保障各方权益。判断建筑合同签订流程是否合规,需对以上各环节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其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4.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5. 相关部门关于建筑市场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在法律法规框架下,保修期内因非人为因素导致的商品质量问题所产生的维修费用,通常应由销售者或生产者承担。消费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积极主张自身权益,并可援引上述法律规定寻求法律救济。但具体责任划分还需结合买卖双方的合同约定及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温馨提示】想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关注大律师网,3万+注册律师每天为您提供实用的法律干货。遇到棘手的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从专业角度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