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错责任原则:这是医疗损害责任中最基本的归责原则。如果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那么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如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或隐匿、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或遗失、伪造、篡改或违法销毁病历资料等,医疗机构会被推定有过错,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公平责任原则:在医疗行为中,如果医疗机构使用了不合格的医疗产品致使患者人身受到损害,无论其医疗行为是否有医疗过错,都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这是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确保他们在受到伤害时能得到公正对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
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指的是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导致患者受到人身损害或其他损害,依法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这些损害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精神权等权益的损害。
医疗损害责任的具体范围包括:
1、人身伤害赔偿责任:这是医疗损害责任的主要部分,包括因医疗过错导致的患者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等损害。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2、财产损害赔偿责任:因医疗过错导致的患者财产损失,如因错误诊断或治疗导致的额外费用、因医疗事故导致的患者收入减少等。
3、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因医疗过错导致患者精神痛苦、心理创伤等精神损害,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
【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是关于“2024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的内容,大律师网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