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营业额在2万元以下,个体户在缴纳税款时税率为0%,即不需缴纳税款。
二、月营业额在2万至5万元之间,对超过2万元的部分,按照0.6%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税率进行征税。不超过2万元的部分仍然不需纳税。
三、月营业额在5万至10万元之间,对超过2万元的部分,税率提升至1%进行征税。其余部分征税规则不变。
四、月营业额达到10万元以上,对超过2万元的部分,税率进一步提升至1.8%进行征税。
此外,如果个体工商户经过核定征收后达到起征点,还需按照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核定征收是一种针对纳税人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等情形,由税务机关依法核定应纳税款的征收方式。
选择开设个体工商户还是公司,取决于创业者的具体需求和长远规划。
一、税务与费用
个体工商户:税务方面一般采用定税制,即每月规定一定的营业额,无论是否达到,都需缴纳相同的税款。此外,还需缴纳工商管理费。
公司:税务方面采用查账征收方式,如无开票销售,可进行零申报。公司需承担更多的税费,如企业所得税等,且注册及运营过程中可能涉及更多的费用,如审计费、年检费等。
二、经营与风险
个体工商户:经营灵活,但个体工商户在法律上承担无限责任,即经营者需以个人财产对经营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公司: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这有助于降低创业者的个人风险,特别是当公司面临较大债务或法律纠纷时。
三、发展与转型
个体工商户:如后期需转型为公司,需重新进行注册和登记,相当于重新开展一次创业过程,涉及较多的时间和成本投入。
公司:公司形式更便于融资、扩张和上市等长远发展。同时,公司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客户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