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房价的调控政策虽未放松,但据统计,6月份以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已经明显出现量价双双上行的局面。新一轮限购限贷调控之后,房价反弹趋势在全国各地蔓延。
房价调控似乎依然艰难。其实,在笔者看来,破解高房价并非没有良策,比如阶梯式征即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所谓阶梯式征,就是采取递进的方式,按照业主购房套数,逐步提高征税比率。在这种阶梯式征税政策下,每户第一套房实行免税,第每年征税10%,第三套房20%,第四套房30%,以此类推,房价必将应声回落,而且从此不会再反弹。
目前各大城市的住房现状是,一方面是众多无房者没房住,另一方面却存在超高的空置率,一户甚至一人囤有多套甚至十几套房屋。可见,高空置率才是房价长期难降的罪魁祸首。
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公布的一则基础信息显示,全市标注出租房屋139万户,核对空置房屋381.2万户。有人计算过,如果每户空置房屋以保守的一套计,以每套居住3人计,北京的空置房可以解决1143.6万人的居住问题,接近全部户籍人口数。事后,北京市公安局回应称“381万套空置房”的数据失准。
尽管北京市空置房准确的数据不可知,但空置房确实是大量存在的。高空置率必然加剧刚性需求与市场供应不足的矛盾,形成供不应求的假象,因而又必然进一步推高房价,继而形成囤房——高空置率——市场供应不足——刚性需求矛盾加剧——房价继续高涨囤房有利可图——再次刺激囤房的恶性循环。
为了打压房价,国家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文件,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反弹趋势依然强劲。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最主要的是之前所有的调控措施均没有揪出高空置率(闲置房、囤房)这个持续推高房价的祸首。而新一轮的限贷、限购措施也只能从表面上短时间压制购房行为,却无法从根本上抑制人们炒房和囤房的内心冲动。
为了降低空置率,有识之士建议出台空置税。但笔者认为,按空置房征税的可操作性并不强。因为首先要界定是否空置就难以制定一个有操作性的标准。比如有人为了不交或少交空置税,完全可能一家人轮流去自己那些平时完全空置的商品房里象征性地住上一周或一个月甚至几天,你能说他是空置吗到底多长时间没住算空置还是入住多长时间就可以不算空置既难以做出明确的界定,也无法全程跟踪全部业主去一一核实其入住情况。
如果采取阶梯式征用房产税,只要进行一次全国房屋产权登记大普查或房产信息登记联网,同时规定,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单独立户和登记房屋产权,以前登记的必须并入其父母或监护名人下计算套数。然后按照每户第一套房免税,以践行居者有其屋的理念;第二套房直至多套者,都要按一定递进比率征税,套数越多,征税越高,如此以来,看谁还能企图通过囤房做发财美梦
从源头上消除了投机囤房,自然也就破解了高空置率问题,进而使刚性需求也就可得到极大缓解。当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时,高房价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