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中国电影编导、导演。1958年出生。自幼喜爱美术、文学,1985年他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几部当时很有影响的电视剧中任美术设计。冯小刚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著称,擅长商业片、在业界享有有贺岁片之父的美誉。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冯小刚持有该公司2.28%的股份。
经历
1958年出生,
自幼喜爱美术、文学。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后参军。转业后,进入北京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担任工会文体干事。1985年,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电视剧中担任美术设计。
曾担任小品等舞台剧的编剧,导演。后由其好友、搭档----葛优介绍参加上海电影节,从此正式开始其电影生涯。
《遭遇激情》是他与郑晓龙联合编导的第一部作品,后被夏刚拍成电影,影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等四项提名,他与王朔、马未都联合编剧的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1992年,他再次与郑晓龙合作写了电影剧本《大撒把》,搬上银幕后,又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等五项提名。1994年,他又干起导演,处女作是《永失我爱》,这也是一部城市题材的影片,冯小刚还兼做美工。1997年,
他推出电视剧《月亮背面》。近几年,又连续推出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票房成绩不俗。他的《一声叹息》在圈里圈外更是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冯氏喜剧确实在这几年被人熟知,而冯小刚之所以能够成为又一个大片导演,仍是因为他导演的这些贺岁片。与张艺谋、陈凯歌这些被著名电影奖项肯定过的导演相比,冯小刚是以普通观众的口碑建立起自己的电影风格,也是唯一一直在商业领域打滚的导演。1997年之前,冯小刚也拍过艺术电影,但被“枪毙”不少。1996年,冯小刚的电影《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开拍不久被迫停机,当时电影局的理由是:“剧本过于挑逗、追逐……暴露丑恶而不鞭挞丑恶,有违社会公认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念,错误引导大众审美趣味……”这一闷棍并没有彻底打倒冯小刚,第二年,《甲方乙方》问世,一片叫好。2000年,心有不甘的冯小刚修改了《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并通过就是那部《一声叹息》。
尽管冯小刚在普通观众里有较好的人缘,但在电影评论界却没有收获太多的声音,这与他特产独行的做事风格有很大关系,冯小刚与媒体的关系很差,甚至几次出现辱骂记者的场面,媒体营销可谓出现危机,但这就是冯导,凭的是电影本身的魅力,而不是媒体营销,算是一个 电影界的特例。
评论界每到冯小刚出场就集体失声的情况颇为奇特,反而不管张艺谋、陈凯歌等人拍什么样的电影,各种文章就像狗屎一样到处都是,这种沉默有时候比电影审查还可怕,毕竟审查还是有个结果的。过度评论完全没有必要,过度不评论就是心态的问题了。
2009年元旦假期结束,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就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了票房奇迹。在上映19天后,影片迅速突破3亿票房大关,公映刚刚过半就无限接近《赤壁》,成为中国仅有的两个“三亿俱乐部”成员之一。经过《非诚勿扰》一役,冯小刚个人作品的票房总和已经达到10.32亿,成为中国首个作品票房过10亿的电影导演。《非诚勿扰》让冯小刚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内地总票房超过10亿元的导演,将同级别的张艺谋和陈凯歌抛在了身后。
冯小刚的贺岁片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效应,为处在特殊国情中的民族电影的商业化蹚出了一条出路。从他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投资600万元人民币,最终获得了3600万元的票房开始,冯小刚的一系列贺岁片的商业成功给疲软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活力。
患有白癜风
冯小刚患有白癜风,脸上,手上和四肢都有明显的白斑。从《集结 号》的首映式就被发现,到现在仍然没有痊愈。甚至头皮也局部性变白。[1]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非诚勿扰2
唐山大地震
风声 担任总监)
非诚勿扰
集结号
夜宴
天下无贼
手机
关中刀客
大腕
一声叹息
没完没了
不见不散
甲方乙方
冤家父子
一地鸡毛
情殇
永失我爱 Farewell My Love
北京人在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