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赠与或遗产所得在离婚时是否参与分割?

大律师网 2024-02-20    100人已阅读
导读:在婚姻法及继承法体系下,赠与或遗产所得在离婚时是否参与分割并非一概而论,其具体处理方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所获赠与如果没有明确约定为个人财产,通常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对于遗产继承所得,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赠与或遗产所得在离婚时是否参与分割?

1. 赠与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其中包括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等,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即“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这意味着,如果赠与没有明确指定只归受赠人个人所有,那么在离婚时将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2. 遗产所得:依据《婚姻法》上述规定,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的遗产未明确说明仅属于其中一方,则同样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继承法》同时也尊重立遗嘱人的意愿,如遗嘱明确规定遗产由夫妻中的一方单独继承,则这部分遗产应视为该方的个人财产,不在离婚财产分割之列。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相关条款

离婚后发现未分割的资产怎么办?

在离婚后发现未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根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有权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除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为个人财产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依法进行分割。即使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调解书中对财产分割已有明确处理,但若存在遗漏的共同财产,任何一方都有权提出重新分割。

具体操作步骤通常包括:首先,收集并固定有关该未分割财产的相关证据,如购买合同、产权证明、银行流水等;其次,基于这些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对该部分未分割财产进行再行分割。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八条:“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在离婚后发现未分割的资产,应依据上述法律法规寻求司法救济,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离婚资产分割遵循何种原则?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夫妻共有财产制”以及“公平合理原则”。具体而言:

1. 夫妻共有财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除法律规定为个人特有财产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在离婚时,这些夫妻共同财产应作为整体进行分割。

2. 公平合理原则:《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进一步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意味着在分割共同财产时,不仅要平等分割,还要考虑到双方对家庭的实际贡献、生活需要、健康状况等因素,确保分割结果公平合理。

3. 特殊照顾原则:对于在婚姻中无过错方或者生活困难的一方,法院在分割财产时还会适当予以照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离婚资产分割既涉及到法定的共有财产制,也需结合实际情况体现公平合理原则,同时也可能因特殊情况而对特定一方有所照顾。

赠与或遗产所得在离婚时是否参与分割主要看赠与合同或遗嘱中的明确规定,以及是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如无明确归属于个人的约定,一般将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在接受赠与或继承遗产时,对于财产归属问题应当有清晰的认识,并可适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在实际案件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做出公正裁决。

【温馨提示】以上是大律师网法务对“赠与或遗产所得在离婚时是否参与分割”问题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资讯,请到大律师网进行咨询。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