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怎么办?

大律师网 2024-03-10    100人已阅读
导读:当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时,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可以通过向社保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

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若用人单位不履行这一义务,其行为已构成违法。

1. 社保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由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责令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及滞纳金。

2. 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

3. 提起诉讼:如果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还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用人单位履行缴纳社保的义务。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八十六条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超时加班却无加班费如何维权?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超时加班却无加班费的现象属于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不得超过法定标准工时制度要求员工加班。如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应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工作日加班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在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如果存在超时加班且无加班费的情况,劳动者首先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解决,要求其依法支付加班费。若协商无果,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由劳动监察部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及赔偿金。

2.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如涉及人数众多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工会组织有权代表劳动者进行集体协商或参与有关争议处理。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2.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

3.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4.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

以上法律条款均详细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加班待遇以及违反相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为劳动者在遭遇超时加班无加班费问题时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救济途径。

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保障权益?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同样享有法定权益。

1. 工资支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付出劳动就有权获得相应报酬。

2. 社保缴纳:《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应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3. 双倍工资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4.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

5.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补偿: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仍可依法主张经济补偿金。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遇到权益受损时,可以通过提供实际工作证明、工资发放记录、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据,依据上述相关法律法规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建议劳动者积极主动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

面对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的情况,劳动者应积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合法途径促使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同时,建议广大劳动者增强社会保险意识,关注并监督自己社保权益的落实情况,确保自身社会保障权益不受侵害。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是您解决法律问题的利器!在这里,您可以关注3万+注册律师的日常科普,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遇到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