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刑法中何为刑事管辖权的基础?

大律师网 2024-03-20    100人已阅读
导读:刑事管辖权是国家对特定犯罪行为进行追诉和审判的权力,其基础主要包括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性管辖和普遍管辖原则。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我国刑法中确定刑事管辖权的基础。

刑法中何为刑事管辖权的基础?

1. 属地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的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这意味着只要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土范围内,我国就具有刑事管辖权。

2. 属人管辖:《刑法》第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对于本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行为也享有刑事管辖权。

3. 保护性管辖:《刑法》第八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这是为了保护我国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对于国外针对我国或我国公民实施的严重犯罪行为,我国有权行使刑事管辖权。

4. 普遍管辖:《刑法》第九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这体现了我国对国际社会公认的某些严重犯罪行为(如海盗、贩卖奴隶、战争罪等)无论犯罪行为人国籍如何,也不论犯罪地是否在境内,均有权进行追诉和审判。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至第九条。

2. 相关国际条约和公约。

刑事管辖权范围如何确定?

刑事管辖权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的权力。刑事管辖权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1. 地域管辖:根据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嫌疑人住所地或者被告人住所地来确定。《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行为发生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等职务犯罪,还可以由被告人任职的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 级别管辖:按照案件的性质和社会影响程度,以及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来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管辖权。《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的第一审。

3. 种类管辖:不同类型的刑事案件,如普通刑事案件、军事刑事案件、涉外刑事案件等,分别由相应的司法机关行使管辖权。例如,《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规定,军事法院管辖现役军人和文职人员的刑事案件。

4. 指定管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上级法院可以指定下级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或者将本院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理。这是为了保证公正审判和防止地方保护主义。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至二十五条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相关条款刑事管辖权的确定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既包括地域性要素,也涵盖级别性和种类性要素,并且在必要时会启动指定管辖程序,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公正、公平与效率。

对外国人在华犯罪,我国刑法如何规定管辖权?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问题,我国刑法的管辖权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地域管辖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这意味着,无论行为人是公民还是外国人,只要其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内,我国就有刑事管辖权。

2. 国籍管辖原则:对于我国公民在境外犯罪且按照我国刑法应处刑罚的情况,即使该行为同时触犯了行为地国的法律,我国刑法仍可能对其具有管辖权(《刑法》第7条)。但对于外国人而言,除非其犯罪行为侵犯了我国国家或公民的重大利益,一般情况下,只有当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内时,我国才能行使管辖权。

3. 普遍管辖原则: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如劫持航空器、海盗行为等,不论行为人的国籍如何,也不论犯罪地是否在,只要行为人出现在我国领域内,我国可以根据国际公约和国内法的规定行使管辖权(《刑法》第9条)。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我国刑法中的刑事管辖权基于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性管辖以及普遍管辖四大原则,旨在确保任何触犯刑法的行为,无论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行为人是公民还是外国公民,都能得到有效的法律追诉和公正的审判,从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同时履行国际法义务,积极参与全球法治建设。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