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协议应包含哪些必备条款?
1. 双方身份信息:明确写出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以证明协议主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分居事实与理由:应当明确说明双方决定分居的具体原因和起始时间,这是分居协议的基础。
3. 财产分割:详细列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及个人财产,并就如何分割进行明确规定,包括但不限于房产、存款、车辆、投资收益等。
4. 子女抚养权与探视权:如果双方有未成年子女,需明确约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抚养费数额以及支付方式;同时,未取得抚养权的一方应享有合理的探视权。
5. 债务承担:明确列出婚姻期间产生的共同债务,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份额。
6. 生活补助或经济补偿: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涉及一方因分居而导致的生活困难或职业牺牲,可约定生活补助或经济补偿的相关事宜。
7. 协议效力与变更:规定协议生效的时间,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修改或解除该协议。
8. 违约责任:明确任何一方违反协议规定的,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关于离婚诉讼中的“分居满两年”视为感情破裂的规定,虽然并未直接规定分居协议的内容,但在司法实践中,分居协议可以作为处理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的重要参考依据。
分居期间房产使用权分配
在分居期间,房产使用权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房产所有权归属和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根据《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婚内取得的房产原则上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即使在分居期间,这一属性依然存在。
1. 如果房产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并登记在双方名下,那么在分居期间,双方理论上仍然享有平等的使用权,除非有明确的协议或法院判决对使用权进行特别分配。
2. 若房产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或者婚后通过继承、赠与等方式取得且明确只归该方所有的,那么在分居期间,该方拥有房产的使用权。
3.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因分居导致无法共同使用房产,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分割共同财产(包括房产),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权益、女方权益及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十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请注意,以上分析基于一般性原则,具体案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进行判断。
制定分居协议时,务必确保内容详尽准确,符合法律规定,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保障双方合法权益。建议在签订此类协议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温馨提示』在现实生活中,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步骤。遇到法律纠纷时,欢迎访问大律师网,我们将为您匹配到经验丰富的本地律师,助您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