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配偶间是否存在法定的财产继承权?

大律师网 2024-03-03    0人已阅读
导读:在法律体系中,配偶间存在法定的财产继承权,这一权利是婚姻家庭法及继承法对夫妻财产权益保护的重要体现。即使未订立遗嘱,当一方去世时,另一方作为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其遗产。

配偶间是否存在法定的财产继承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这意味着在没有遗嘱或其他合法有效的财产分配约定的情况下,配偶享有优先于其他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也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配偶不仅拥有共有财产的一半权益,还依法享有对另一半遗产的继承权。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在分割遗产时,应首先确保配偶的共有财产权益。

无遗嘱情况下配偶财产继承规则?

无遗嘱情况下,即被继承人未设立遗嘱对财产进行处分时,其遗产的继承将依照法定继承的方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配偶在法定继承中的地位极为重要。

1. 配偶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在法定继承中,配偶与被继承人的父母、子女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同等的继承权。这意味着在无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或所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均健在的情况下,配偶有权直接继承被继承人的全部遗产。

2. 特殊情况下的优先继承权:如果被继承人没有父母、子女或者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配偶将独自继承全部遗产。即使存在第二顺序继承人,他们也无权参与遗产分配。

3. 分割遗产时应照顾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特别是需要抚养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以及无生活来源且由被继承人供养的配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同时,《民法典》第1130条进一步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在法律框架下,配偶间的财产继承权具有明确的法律保障。无论是基于法定继承顺序还是基于夫妻共同财产权益,配偶均有权继承对方的遗产。建议在涉及财产分配和继承问题时,寻求专业法律咨询以确保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维护。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点击咨询按钮进行咨询,我们将为您解答。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知识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最新法律资讯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