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
1. 非法获取: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例如,未经授权访问数据库或通过网络爬虫抓取等方式收集公民个人信息。
2. 出售或者提供:行为人明知是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仍进行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包括向特定个人、单位或者在互联网上公开散布等行为。
3. 主观故意:行为人对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4. 情节严重: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或者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情节严重”如何界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情节严重”是决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轻重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认定“情节严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信息数量: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较大,比如五百条以上等。
2. 信息类型:涉及的公民个人信息属于敏感信息,如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对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信息。
3. 行为方式:通过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在获取后又进行大量出售、传播的行为。
4. 社会影响:违法行为导致公民个人权益受到严重影响,或者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5. 资料用途:所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如诈骗、敲诈勒索等。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六)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七)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八)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情节严重”是在综合评估行为人的行为性质、后果及社会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做出的法律评价,具体判断需结合实际情况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具体条款。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窃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该罪行的量刑标准主要取决于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包括但不限于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的个人信息数量、信息内容的重要性、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以及是否从中获利等多个方面。
1.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如下:
-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违反国家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犯前三款罪,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 对于“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具体认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做出了详细规定,如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可视为“情节严重”。而对于上述信息数量更大的,或者其他情形极其恶劣的,则可能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上是基于当前有效的法律法规所做的简要分析,具体案件的量刑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由司法机关依法裁决。
认定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需结合行为人的具体行为、主观心态以及所涉及的信息数量和性质等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在此提醒广大公民应尊重他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任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同时,对于遭受信息侵犯的公民,也应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温馨提示〗以上是关于“如何认定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的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如果您需要更深入的法律咨询,请登录大律师网进行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将竭诚为您服务。祝您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