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2024年虚假招商宣传涉及哪些法律责任?

大律师网 2024-03-30    100人已阅读
导读:虚假招商宣传是指企业在招商过程中,通过夸大其词、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误导投资者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涉及到多种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虚假招商宣传涉及哪些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招商宣传存在虚假,导致投资者产生损失,企业需承担违约或侵权的民事责任,可能需要赔偿投资者的经济损失。

2.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虚假招商宣传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企业可能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3. 刑事责任:在严重的情况下,如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企业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因虚假招商宣传造成的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在因虚假招商宣传造成的合同纠纷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招商宣传被视为合同的一部分,如果其中包含虚假信息,可能构成欺诈行为。根据《合同法》和《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取代了《合同法》),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损方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此外,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如果招商宣传被认定为虚假广告,那么发布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欺诈行为导致了经济损失,根据《侵权责任法》,受害者还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如果涉及的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可能还会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替代):

- 第五十四条: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四百九十二条:欺诈行为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

-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 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 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 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涉嫌虚假招商宣传的行为如何取证固定?

涉嫌虚假招商宣传的行为,主要涉及到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欺诈,对投资者或消费者产生误导,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取证和固定证据是对此类违法行为进行法律追责的关键步骤。

1. 书面材料证据:收集和保存所有的招商宣传材料,如宣传册、广告、电子邮件、短信等,尤其是那些夸大其词或者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部分。

2. 电子数据证据:这包括网站截图、社交媒体宣传内容、视频记录等,需要确保这些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被篡改。

3. 证人证言:寻找并记录受害者或目击者的陈述,他们可以是潜在的投资者或者消费者。

4. 交易记录:收集与招商宣传相关的交易记录,如合同、转账记录等,以证明因虚假宣传导致的损失。

5. 专业鉴定:如有必要,可以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鉴定,证明招商信息的真实性。

6. 行政处罚记录:如果公司曾因类似问题受到过行政部门的处罚,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证据。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28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同时,第55条明确了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在取证过程中,应确保所有操作符合法律规定,尊重和保护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或其他法定权利。同时,建议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证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企业进行招商宣传时必须实事求是,不得有虚假或误导性的陈述,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遭遇虚假招商宣传,应积极维权,寻求法律援助,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虚假招商宣传涉及哪些法律责任”的问题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如果您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请登录大律师网进行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博文

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
TOP
2008 - 2025 ©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