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债权的转让主要受到合同法和相关法律的规范。根据法律规定和常见做法,以下债权通常可以转让:
1、合同债权:这是最常见的债权转让形式。合同的一方(债权人)可以将其在合同中的全部或部分权利转让给第三方。
2、无因管理债权:当一方在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下,为另一方提供服务或管理其事务,由此产生的债权也可以转让。
3、不当得利债权:当一方因另一方的不当行为而获得利益,由此产生的债权同样可以转让。
4、侵权债权:因侵权行为产生的债权,如损害赔偿请求权等,也可以进行转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债权转让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存在有效的债权: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根本前提。如果债权无效或已经消灭,那么债权转让的标的就不能成立。
2、债权具有可让与性:并非所有的债权都可以转让。根据《民法典》第545条的规定,有些合同权利是不得转让的,如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以及依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等。
3、债权人与受让人达成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债权人与受让人之间必须达成债权转让协议,且该协议必须满足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所应具备的条件。
4、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否则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这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利益,确保他们能够清楚地知道债权的变动情况,从而作出相应的应对。
5、遵守一定的程序:如果法律规定办理债权转让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手续的,那么必须履行相应的手续,否则债权转让将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以上是关于“2024哪些债权可以转让?”的详细内容,大律师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