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师网 2025-09-03
方丈的袈裟里藏着的不仅是金线,还有近千枚商标注册证
2025年7月27日,少林寺官网一则简短通报震动全国:方丈释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正接受调查。当执法部门叩响山门时,这位“佛门CEO”身后留下的不仅是宗教界的震动,还有一张覆盖45个类别、近千枚商标的知识产权巨网。
翻开国家商标局档案,“中国嵩山少林寺”名下的商标密密麻麻:从“少林功夫”“少林禅茶”等核心标识,到“少林”牌饲料、洁具,甚至房地产、金融服务商标赫然在列。一位知识产权律师调侃道:“这商标布局比少林罗汉阵还严密,连只苍蝇想蹭‘少林’二字都得交香火钱!”
一、火腿肠引发的“商标战争”
1993年,一则火腿肠广告点燃了少林商标保卫战的导火索。漯河食品厂在电视台滚动播放“少林、少林,少林火腿肠”广告,画面中竟出现少林寺匾额。佛门净地与肉制品的荒诞联姻,让时任住持释永信措手不及。
“太不像话了!少林僧人持戒食素,岂能容忍佛门清誉被如此亵渎?”面对全国佛教徒的愤怒质询,释永信拍案而起。经过两年半诉讼拉锯,中国宗教界名誉侵权第一案以少林寺胜诉告终。但胜利背后,释永信发现更棘手的难题:全球竟有70个国家被抢注“少林”商标,国内仿冒商标多达54个。
1998年,少林寺迈出惊世骇俗的一步——成立 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中国佛教界首家商业公司。时任总经理钱大梁直言:“有了法人身份,我们才能依法保护少林寺千年积淀的无形资产。”从此,少林寺从被动挨打的“苦行僧”化身为主动出击的商标战士。
二、金钟罩铁布衫:近千枚商标筑起商业护城河
走进少林寺的知识产权武器库,布局之缜密令专业律师叹为观止:
全类别覆盖:从功夫鞋到禅香,从珠宝到饲料,45个国际分类无死角注册,连殡葬用品都未放过。法律界人士点破玄机:“若不注册饲料商标,明天就可能出现‘吃少林饲料长大的猪’,后天就会有‘少林有机猪肉’!”
地域占位策略:抢注“东少林”“西少林”“南少林”“北少林”商标。尽管福建南少林寺强烈抗议“少林是禅宗符号,不应成为某家私产”,但法院依据 ‘在先注册原则’ 支持了嵩山少林寺。
防御性囤积:666件商标构成铜墙铁壁(2020年数据),其中30%商标从未实际使用。当某饲料企业申请撤销“少林饲料”商标时,少林寺轻松出示了一份授权合作协议,完美规避《商标法》“三年不使用撤销” 条款。
这套组合拳效果显著:2002年德国柏林法院判决禁止欧洲演出公司冒充少林武僧团;在澳大利亚夺回6个类别商标权;全球累计追回侵权商标300余件。知识产权专家感叹:“这防御功夫比武僧的金钟罩还硬!”
三、商业“易筋经”:IP运营的七十二绝技
手握商标利剑,释永信开始施展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绝学:
1. 武功秘笈变现术
2008年淘宝店“少林欢喜地”开张,标价9999元的《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引发热议,后被曝是清代刻本的扫描复刻版
2021年入驻抖音,释永信个人号半年粉丝破千万,带货首秀入账500万元
授权《少林传奇》网游,要求开发商植入 “止恶行善”禅理剧情,单款游戏流水破亿
2. 跨界融合大法
少林药局开发活络膏、灵芝茶,借 “非遗+现代工艺” 包装,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2008年与联通合作拍卖“开光手机号”,创下单号12万元天价
2020年起诉森马服饰侵权,迫使其全平台下架“少林功夫”系列服装
3. 全球分寺扩张
德国少林文化中心年收入超亿元,澳大利亚分寺规划建设含高尔夫球场的度假村
60余个海外文化中心采用会员制收费,年入1000万英镑
一位商业分析师戏称:“这商业模式比《易筋经》还难参透——左手化缘香火钱,右手收商标授权费,怀里还揣着房地产规划图!”
四、袈裟下的资本迷局
随着商业版图扩张,争议如影随形:
1. 控制权疑云
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现由中国嵩山少林寺持股100%,原先系释永信80%,嵩山少林寺仅占10%)成为IP运营核心,被质疑 “个人控股掌控宗教资产”。2022年释永信突然退出股东行列,但4.52亿元郑州购地计划早已引发“进军房地产”的舆论风暴。
2. 财务透明度危机
寺院年收入超10亿元(门票约3.5亿),但关联公司收支从未公开。当弟子释延鲁实名举报 “师父坐拥奥迪Q7、海外别墅” 时,释永信仅以 “车是政府奖励” 回应。
3. 宗教伦理困境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一针见血:“给千年古刹注册马桶商标或许合法,但未必合情”。当16万元云锦袈裟取代百衲衣,当扫码支付取代功德箱,“佛度有元人” 的调侃背后是信仰价值的消解。
五、少林商标战的启示录
站在专业视角,少林寺案例为企业IP管理提供珍贵镜鉴:
✅ 防御性注册要趁早
核心品牌应在发展初期完成全类别注册。故宫博物院同样注册了大量防御商标,有效遏制“紫禁城啤酒”等侵权行为。
✅ 维权须刚柔并济
2020年对抗森马服饰时,少林寺法律手段与公关策略双管齐下:先发律师函要求下架,胜诉后呼吁共同守护文化符号,既保权益又赢声誉。
✅ IP转化需守住内核
即便授权网游也坚持植入禅宗理念,这种“文化为体,商业为用” 的转化智慧,恰是迪士尼等顶尖IP运营商的成功秘诀。
❌ 警惕过度商业化
当某淘宝店售卖 “高僧开光”义乌小商品时,当禅修中心规划变身高档公寓时,品牌美誉度正被快速透支。这警示所有企业:商业扩张不可突破价值底线。
山门外的银杏叶黄了又绿,少林寺的钟声依旧回荡在嵩山山谷。一位老僧在练功房擦拭着“少林寺”商标注册证的金色牌匾,喃喃自语:“当年师父嘱咐多存粮、盖房子,可没让注册饲料商标啊...”
随着调查深入,释永信的商业传奇终将落幕。但这场持续三十年的商标攻防战,已在知识产权史上刻下深刻的启示:再严密的商标护城河,也抵不过初心蒙尘的崩塌;再华丽的商业版图,也需有信仰根基的支撑。
当执法部门查阅最后一份商标授权合同时,练功房里传来武僧们的呼喝声——那套传承千年的罗汉拳,招式里依然带着禅意,仿佛在诉说:佛门可以拥抱现代商业,但商业永远不该吞噬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