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师网 2025-06-13
对青年律师来说,不急于寻找蓝海,才可能到达蓝海,不惧红海,才可能脱离红海。
上周日,首届长三角刑辩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华东三省一市的诸多刑辩大咖和青年才俊济济一堂,共话刑辩。其中一个话题是《刑事业务的新蓝海》,嘉宾们围绕这个话题,就当前比较热门、比较新兴的涉外刑事业务、数字与网络类犯罪、刑事合规业务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本人也获益匪浅。
我自己执业以来,对涉税类犯罪辩护和合规业务涉猎较多,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经济犯罪领域,刑事律师人人会办,竞争也是相当激烈,所以我也一直希望能够找到自己业务的新蓝海,对这个话题比较关注,也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思考。但考虑下来,觉得还是要收起自己浮躁的心,不要着急去寻找新蓝海,而是在当前的红海里多扑腾扑腾。本文是自己的一点浅见,供同行们批评指正。
刑事领域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市场,自古有之,至今也依然是法律服务市场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对国家的司法发展状况影响极大,大量的律师在这个领域生存、发展、竞争,由于门槛很低而人数众多,这个领域下限极低而上限极高,食不饱腹者有之,功成名就者也比比皆是。
正由于这个领域内人数众多,优秀者众多,个个都在寻找机会,这就决定了当刑事领域出现任何一个细分领域的新兴市场,新出现一小片蓝海时,就会有大量的律师涌入而迅速挤满这个市场,从而快速变成新的红海,只有那些在刑事领域有一定深耕基础,同时对新兴事物特别敏感、对新行业专业技术能够深入研究,又能快速产出成果并进行宣传推广的律师,才能够借这个细分的蓝海市场脱颖而出、弯道超车,到达自己的蓝海。
但这些年轻的成功律师相对于庞大的刑事律师群体而言,是少数中的少数,既有律师的努力和眼光在,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无法成为多数律师的学习之道。对于绝大多数律师而言,尤其是青年律师,只要你身在刑事领域,就无法避开这片红海中的残酷竞争。
对于青年律师来说,守正出奇可能才是正道。所谓守正,就是始终坚持这个行业最基本的成功、发展之道,那就是认真对待每一次委托,努力办好每一件案子,办案的同时精研专业知识、磨炼职业技能,总结提炼并产出专业成果,多与大家分享,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这是一个律师在这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所谓出奇,就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抓住机会、另劈蹊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案件来源。这个蹊径,可能是一种新的宣传推广方式,比如在自媒体刚刚兴起的时候,赶在别人前面拥抱新媒体,借助这个新兴的宣传方式对自己进行宣传,抢占位置,扩大影响力;可能是某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新领域,比如前几年突然兴起的虚拟货币领域,通过迅速的了解清楚其运行逻辑、研究透彻法律问题,深入到这个小圈子中去广泛宣传,让这个小圈子的人都能够认识你、信任你,从而形成客户黏性,在这个细分领域超越同行;可能是某天接到的某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案件,拿到手中认真对待,办成成功案例,借势宣传、扩大影响,从而赢得一席之地;也可能是紧跟刑事打击的方向,比如前几年的P2P、扫黑除恶,很多律师早早介入、早早总结宣传,先领先别人一小步,然后慢慢积累办案经验,扩大领先优势,从而胜出,吃到趋势的红利。
但是要强调的是,出奇的前提,是要先守正,不能本末倒置。只有精练技能、打好基础,有新机会、新蓝海的时候才能抓住机会,出奇制胜,没有新机会的时候依然可以在行业中生存并稳步发展。许多大律师的蛰伏和刻苦远超同行,这才是他们成功的基础,不要只看到很多大律师在台上的精彩发言,而要看到他们在背后熬过的日日夜夜,不要只盯着朱明勇大律师拍桌子的精彩一刻被人津津乐道,而要看到他背后对刑事诉讼程序的精通和对案子的精心准备,这才是他拍桌子的底气。年轻律师要学的是怎么把技能研究好、把案子办好,怎么把观点清晰的表达出来说服别人,而不是什么时候拍桌子。
如果大家都一味的去寻找新蓝海,今天盯上这个领域,明天看上那个热点,看似每天忙忙碌碌、殚精竭虑、四处奔波,但很容易变成水上浮萍,没有根基而随波逐流。即便碰到了一片新蓝海,没有守正的基础,在新蓝海迅速变成新红海的时候,你能不能守得住,就变成了一个大问题,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优势被人轻松越过,最终泯然众人矣。
所以我认为的蓝海,不在某一片未知的领域,而在每一个人发展道路的尽头。当你不再回避红海,不再四处寻找蓝海,把眼睛和精力放在自己手头的案子上,放在自己刑辩技能的提升上,当你不惧红海,努力在红海中生存下来、搏杀出去的时候,你才能到达自己业务的新蓝海。